EE Blog
朝花夕拾
假日閒逛前院買菜記
我的
長長暑假終於結朿
假期後特別忙碌
趁昨天是星期日
到前院買菜
見到靚靚的紫色花
原來是茄子
大家想像到
這是什麼植物嗎??
可以吃的
果子內有乾坤
就係芝麻呀
夏季較少蔬菜
我買得不多
買得多
雪櫃也放不下
用包菜紙包著
放入膠袋
再放入雪櫃
可擺放多天
包菜紙可循環再用
切勿浪費
洛神花醬汁拌芥末豬扒
冰箱內
有兩塊急凍豬扒
趁著
阿仔不回家吃飯
兩老吃個廉價扒餐
材料
急凍豬扒 2塊
車厘茄 數粒
醃料
粒粒芥末 1湯匙
生抽 1 1/2湯匙
原沙糖 1茶匙
紹酒 2茶匙
汁料
兩湯匙洛神花醬
做法
豬扒用刀背兩面揼鬆
醃料加一茶匙水混合
醃肉兩小時以上
豬扒用易潔鑊煎熟上碟
(剩下醃料汁不要倒掉)
將
剩下醃料汁加洛神花醬煮個汁
拌豬扒吃,加車厘茄伴碟
(伴碟菜可隨個人喜好)
再訪[雲泉仙館]
今年春天
初訪
[雲泉仙館]
路旁還放滿年桔年花
時隔半年再訪
又是另一番景象
荷花池
荷花已開盡
還有一朵
含苞未放
還有
兩朵將殘的
藏在殘荷中
雲泉
的荷池
確是比我家前院的大
荷花盛開時
經常吸引不少拍友
圍著池畔拍照
這個池塘
有很多烏龜
看來是母子嬉戲
也有不少魚兒
步過小橋
又另有天地
贊化宮
宮前守門將軍
共有四位之多
大殿
金碧輝煌
兩旁長對聯
大殿非常有氣派
參觀過大殿
又是醫肚時間
兩餸一湯
白飯白粥任裝
雖然齋菜普通
白粥則
煲得綿綿
滑滑
很美味
[雲泉仙館]
是一間道觀
屬
道教純陽派
位於
新界北區打鼓嶺坪洋村坪輋路
從
粉嶺
火車站
有小巴直達門口
沙田[道風山]
[道風山]
大家看名字
可能會以為是[道教]聖地
其實
[道風山]是以[基督教]命名的一座山
山上的建築物於一九三零年建成
現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我帶大家行一轉
上到山上
見到這建築物
原來是神學院
這小小梯級
很有鄉村風味
步上梯級
是一所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再向前行
另有建築物
行入這個小園
再穿過圓拱
別有洞天
最令人眼前一亮
當然是這聖殿
非常中式的建築
頂上的十字架
也是避雷針
向下望
可見沙田[萬佛寺]
這是[寶福山]
這𥚃有分岔路
我們行上路
沿途樹木參天
穿過這道門
[道風山]的標誌
大十字架
據聖經記載
這是耶穌基督
釘上十字架
死前最後的一句話
"成了"
經過這裏
回到原來的地方
[道風山]沒有公共交通
直接到達山頂
我們是駕車經銅鑼灣山上
(網上資料)
從沙田站出發,沿
道風山路
直上約20分鐘便可抵逹山上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亦可從大圍站上銅鑼灣山,經百樂徑(私家路)穿過
曉翠山莊
,接入道風山路。或從沙田
萬佛寺
附近之小徑步行上山直接到達道風山墳場。
(維基百科)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
三色椒炒雞柳+黑糖小餐包
又食三色椒 今回是炒雞柳 再加上 啡蘑菇及芒果肉 簡簡單單 想食包就自己做 簡單的黑糖小餐包 香香甜甜 一次最少食兩個 加杯咖啡 下午茶佳選
午餐之又冷又熱
向來有買開 呢隻牌子乾烏冬 以前買的較粗 適合熱食 今次呢隻較幼身 除咗熱食 亦適合做冷麵 用醬油混合 做個汁 汁料 生抽 黑豆油膏 日式冷麵汁 鎮江香醋 糖 芫茜 辣椒 加水煮滾 用粟粉打個薄獻 ...
番茄椰菜花煮鯖魚
番茄椰菜花煮鯖魚 其實係兩種食物 分開煮再夾埋一起 但又幾夾 我用呢種急凍鯖魚 以前在老家都經常買 想不到來到呢邊 仍然可以買到 呢份係早餐 無花果以前食過 不太喜歡 而且覺得比較貴 今回買來一試 又覺得唔錯
出外午餐
週末出倫敦市中心 參加完活動後 去找地方午餐 宅男帶我們到這店 怎知門外排了條龍 於是就不等了 最終又來了 這間慣常幫襯的連鎖酒吧 今回這家位處旺區 非常熱鬧 由頭行到尾先搵到位 宅男的素食 原來那焗薯包著是薯蓉 普通pizza 想不到頗大 英式全日早餐 煎蛋下面還有兩片煙肉 這...
椰菜花菜甫炒蛋(素食)
又是素食 椰菜花菜甫炒蛋 先要烚熟椰菜花剁碎 再將椰菜花加菜甫略炒調味 倒入蛋液炒熟 豆腐番茄粟米湯 加些紫菜及甘筍 有餸又有湯 三色椒炒蘑菇
蠔士燜冬菇
煮得多 也沒什麼好煮意 浸些少冬菇 加幾隻蠔士 開罐廉價鮑魚仔 燜成一碟 再加灼菜 便又一餐 秋意漸濃 趁著好天氣 就出外動動 跌落一地馬栗 可惜不可以吃
粉葛豬骨湯
今餐不用煮 有湯有餸 粉葛豬骨湯🥣 我已經很久 沒有煲肉湯 還有 涼瓜鹹酸菜燜腩肉🥢 感謝老伴的舊日學生 特別開車送過來 萬勝節將到 超級市場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