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寶塚的櫻花
在將軍澳吃早餐
有日去
《將軍澳醫院》看專科
往明德商場吃早餐
商場內有間瑞士餐廳
午餐時段要排隊
但當日早餐時不用排隊
於是入去試試
點了個雪菜通粉餐
味道正常啦
多士本來幾鬆脆
但可惜放在熱的火腿蛋上
下面那片變了又濕又腍
隻碟咁大
分開放就好得多
有時做事做人
就是差了一點點
已經完全兩回事
價格也正常
不算貴
餐廳內有位女侍應
值得一讚
有位婆婆入來坐下
非常猶豫
不知她想食乜
侍應有其他事做
走開了
我說的那位女侍應
行埋婆婆處
非常耐心問婆婆
原來婆婆話佢得十幾蚊
唔要食嘢
婆婆有些少混亂
最後攪左好耐
婆婆決定飲熱鮮奶
呢位女侍應一直好言相對
很關心婆婆
我覺得係呢啲地方見到
真係幾難得
快餐店午餐
今天出九龍灣
辦點事
在《德福花園》平台
美心快餐吃個午餐
望左好耐
先揀到呢個
較平宜又啱食嘅餐
[咸蛋蒸肉餅飯]
$42大元
而家食快餐都好貴
蒸飯剛好出爐
熱辣辣
蛋黃幾香
但肉餅就全無肉味
只係咸咸地
白飯尚算唔錯
油菜係和暖
幸好夠腍
中式茶包當然不能要求高
臨走時經過商場
見到呢間冰廳排長龍
又會咁吸引嘅
香港花卉展覽2018
一年一會
匆匆忙忙
往花展一遊
照片拍得不多
也拍得比較粗糙
放上來做個記錄
星期三的早上
仍然人山人海
有一棵櫻花樹
我喜歡呢個
是什麼名堂呢?
其實香港市花都好搶眼
最受歡迎的鬱金香
我去那一天
鬱金香令人失望
我參觀花展
第一次遇到這個情況
殘花敗葉
我比較喜歡這個裝置
今年花展很簡約
花也不多
是響應環保罷
空間也多了
花也不多
是響應環保罷
空間也多了
筲箕灣東大街
從堅尼地城
坐叮叮車到筲箕灣
剛好遇上較新的車輛
坐得比較舒服
加上當天天氣很好
所以沒冷氣也不要緊
開小小窗也不會冷
從堅尼地城總站出發
到筲箕灣總站
出乎意料之外
竟然用了足足兩小時
幸好我們不趕時間
而且是老友聚舊
所以有傾有講也不覺悶
我是九龍人
所以甚少到此
多是在外圍經過
來到筲箕灣
到底為乜
聞說東大街
好多食店
可能以前這裏是海邊
很多古廟
有人想吃魚蛋粉
朋友話尼間出名
睇下我地食左啲乜
牛肉治
凈魚蛋
還有魚蛋麵
奶油多
西多士
沒有套餐
全部單點
熱飲每杯$19蚊
魚旦麵
淨魚蛋
每碗$34蚊
廿三蚊西多
多士十二蚊
一點都不便宜
鴛鴦奶茶都好飲
包包即烘即食
也不錯
而出名的魚旦
我反而覺得一般
魚旦麵湯底太咸
不及格
食飽飽
幾位熟女
在街頭返自拍
論論盡盡😅😅😅
返完大家都乘地鐡回家
叮叮車嘛
有空先坐
午餐在《堅尼地城》
有朋自遠方來
繼續相約聚會
今次
往探住在堅尼地城的老朋友
她說要帶我們吃點心
原來是這裏
當年曾在此吃
好味煲仔飯
很久沒來
以前下午六點才開市
原來現在做埋茶市
變了點心皇
點心還設外賣
點心
牛肉腸
腸粉很滑
牛肉餡也不錯
牛肉球
調味恰可
不算彈牙
但也有點爽口
點了不少點心
大致上都不錯
還點了兩個中午套餐
茄子煲+白飯+例湯
都是四十多元
另外
瑤柱豆苗套餐也是同價
呢個抵食
餐湯飲到味精
所以大家略嚐就放棄
成枱食物
很豐富
點心食物
水準不錯`
呢餐好抵
5人結賬$25x元
煲仔菜要晚上先出售
跟著行出海傍
往朋友家
這幅照片
是從朋友家
拍下的無敵海景
跟著我們必從堅尼地城
從叮叮車往筲箕灣
大家猜猜
這程車
我們用了多少時間?!
下回分解
訂閱:
文章 (Atom)
-
很久無買的杏鮑菇 因為價格有點貴 在這邊都未買過 以前多用來炒 今回試下醬油菇 這隻菇有點爽口 伴著醬汁 吃來不錯 簡單用番茄炒蛋 一窩雜菜 簡單的素食 呢碟是朋友送的 不是芽菜 不知用什麼種子發的 加麻醬生食 食起來有草青味 忘記了問朋友是什麼東東
-
蔬菜浸三文魚 最近又買左 幾pack急凍三文魚 每份有兩塊 煎三文魚香口 但有時過火會嚡 想起呢個方法 三文魚抹上幼鹽灑上黑椒粉 煎香有皮一面 煲好雜菜放上三文魚 滾起一至兩分鐘熄火浸 至於時間就要睇魚塊大細 自己控制啦 呢個方法食起來 又真係好食啲同較滑 因為有些少剩飯在雪櫃...
-
清清冰箱的肉類 有份腩肉 於是用來煮蘿蔔 一整條蘿蔔只煮了一半 腩肉煮前我習慣用白烘一烘 蘿蔔也用少許糖加水略煮 然後放入腩肉一起燜熟 再加調味料 這就不怕蘿蔔變苦 在草地旁生長的黑莓 成熟可以摘來吃 不過好多刺 採摘時要好小心 其實都甚少人 會去摘來吃 我就只見過一次 非常粗...